首 页
研究会简介
公学始祖文翁
文翁研究集
文翁故里考
文翁功绩赞
文翁故事选
文翁后人榜
互动平台
联系方式
文翁其人
文翁石室
文翁办学
网站名称:文翁研究会
联 系 人:菲菲
电子邮箱:wang_5488@126.com
联系电话:0551-65317156
联系传真:
联系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
网站首页 >> 公学始文翁 >> 文翁办学
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“无中生有”史

  在安徽大别山东麓山清水秀、民风淳正的舒城,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:有个叫文翁的人要开一个水田,就想先用刀把柴草都砍掉建个小池,到了夜晚,竟有一百多头野猪用鼻子运柴草、运土往外倒,等天亮池塘就建成了,此后,水田的水稻年年丰收。传说显然带有神话色彩,但可以看出文翁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。 
  中国第一所公办学校诞生 
  文翁(公元前156年—前101年),名党,字仲翁,西汉庐江郡舒城县枫香树乡文家冲人,少年好学,曾到京都长安读过书,通晓史书《春秋》,“以郡县吏察举”,西汉景帝末年(公元前141年),文翁任蜀郡太守。 
  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,战国时属楚国,早已受到中原先进文化影响,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,而蜀地相对来说,受中原文化影响要晚一些,据《战国策》载,司马错曰:“夫蜀西辟之国也,而戎狄之长也,而有桀纣之乱。以秦攻之,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。”可见文翁初到蜀地,见到的可能是一幅夷狄之境、化外之民的图像。 
  为了改变这种民风,形成类似于中原的儒雅之风,文翁采取了一项惊天动地、亘古未有的举措:创办官学。于是文翁创办了中国第一所“公立学校”———郡县官学。 
  第一位校长亘古未有的跨越 
  当时创办官学十分艰难,面临着一系列问题:经费短缺、没有校舍、师资匮乏、生源不足、如何教育、教哪些内容、毕业如何安排、人民是否信任等。但是,文翁大胆改制,进行了一系列革新。 
  寻找“束脩”(教育经费)。孔子是春秋时代教育家,有三千弟子,七十二贤人,但仲尼先生在山东曲阜开办的是私立学校,学生家长付给老师的报酬叫“束脩”。捆捆扎扎,一把干肉,而文翁办学是第一次官方办学,朝廷不可能拨给特别经费,蜀郡也没有这项经费预算,这对当时仅领有15个贫穷落后县的蜀郡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当时就有两种反对意见:其一是提出要重视军事斗争,暂时无暇顾及办学;其二是无钱投入教育,等以后富裕再办也不晚。文翁力排众议,坚持优先发展教育,从蜀郡拨出专款经费,不过可能是十分有限的。作为蜀郡太守,他能从自身做起,特别注重廉洁奉公,“居以廉平,不自于严”,为了筹措培训第一批教师的学费,他“谨身帅先”,艰苦朴素,主动节省费用开支,“减省少府用度,买刀布蜀物”,用作培训教师的“束脩”。而作为地方上的学生,到京师求学是必然要交学费的,所以,文翁紧缩自己的开支,严格自律,最后让专门的官员去交纳,即“赍计吏以遗博士”。后来,学校发展起来了,有了一定的规模。官民子弟争相入学时,文翁就采取新的办法,“富人至出钱求之”,这可能类似于现在的捐资办学,或类似于普通高中招收的计划外学生学费要高于计划内学生的学费。 
  学校需要校舍。文翁因陋就简,因地制宜,在成都市用当地最多的最常见的石头垒起石屋,名之曰“文学精舍”,因为讲堂全用石头建筑,花费自然不大,故又简称“石室”,后人称作“文翁石室”,也有人称作“玉堂”、“讲堂”的。讲课的办法是“升堂入室”,只有“入室弟子”才有资格在室内列坐于师前,听其亲口传授,汉画像砖《传经讲学》图就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这种讲学的情景,而一般不够“入室”资格的学人则在室外堂前听入室弟子转授,达到一定学业程度,才能登堂而后入室。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的动人爱情故事家喻户晓,传说,司马相如就是石室的弟子,后又在石室任教。“石室”于艰难中建成之后,优良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,汉代建成的郡学,唐宋改府学,元代成书院,清末变中学,即现在的全国重点中学成都石室中学。两千多年来,校名多次更改,教育制度多变,但校址永远屹立不动,良好学风一代代传递,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。 
  对于石室,还有一些有趣的记载,成都文庙前街在城区西南部,东起中、下南大街交会处,西止石室巷南口接文庙西街,跨上池北街、鸿雁路及孟家巷,原名文翁坊(因旧时街中立有纪念文翁的牌坊),文翁当年就在该街北侧创建周公礼殿,修筑石室,石室曾在安帝永初年间偶遭火灾,大火蔓延到学堂两旁的建筑物,两边廊檐顿时被大火化为灰烬,唯独火焰没有烧到玉堂正堂。当时墙壁上挂了许多古圣贤的图像,还有许多石刻像,其中就包括中国最早的孔子刻像。火灾后不久,有个陈留人叫高朕,当时任蜀郡太守,他对石室进行了修复,又增加一个石室,使这一光荣传统得以发扬光大。 
  文翁大力培养人才,且就地选拔,为了提高教师质量,文翁送他们到京师去培训,“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,亲自饬厉,遣诣京师,受业博士,或学律令”,即选派郡县中通达聪明机敏有才华的小吏张叔等十八人,亲自吩咐、鼓励,派他们到京师去,跟随博古通今的学官从师学习。学成归来,按等次委以重用,或用作政府官员,或任用他们作教师,在石室授徒教育教学。对这些教育教学人员,不断“用次察举”,向朝廷推荐,作为选拔官员的参考。其中有个叫张叔的,官职升到侍中、扬州刺史,名气很大。同时,文翁亲自任教于石室,起到了榜样的作用。 
  确定按什么标准招生也是文翁改革的重要一点。他首先扩大招生范围,泽及成都四郊之外的县,“招下县子弟”。“下县”,颜师古注曰:“四郊之县,非郡所治也。”其次是扩大招生对象,采取“择优录取”,文翁石室不是为贵族子弟开设,进入学校的多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,体现了“教育平等”,这就是孔子教育的“有教无类”,文翁深得孔子教育之精髓。最后就是出台优惠政策,“为除更繇”,替他们免除赋税徭役,这样就资助了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,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。这可能是中国地方官学中最早出台的优惠助学政策了。 
  “石室”的教育方式也随后被确定下来。首先是采用讲堂教学,教师要求严,要求学生刻苦读书;其次是重视演习式训练,“常选学官僮子,使在便坐受事”,即常选品学兼优的官舍僮子,在旁侧别座视事,训练办事能力,相当于如今各类大学生的见习实习;还有就是十分注重安排实践教育,“每出行县,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,使传教令”,即每次出行巡视县内各地,多从官舍中选派通明经术、行为庄重谨慎的弟子,随行左右,出入于内室,派他们传达自己的教化命令,这使许多学生得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。 
  文翁以儒家学说为教学的主要内容,传布浸润“德治”和“孝道”思想,以儒家《七经》,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为主体,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,但那是时代的必然,我们不必苛求。在文翁、张宽等人的倡导下,提倡德孝的经典《孝经》随孔子《五经》和《论语》传入蜀中,成为造就巴蜀士人、树立巴蜀民风的重要经典,对巴蜀地区社会风气的改良和提高,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五代时候,后蜀有个孟昶,曾用了八年时间,将文翁石室的教材《十三经》刻了几千块石头,让学生们摹拓,这也是我国古代刻经最多,而且唯一有注文的规模最大的石经,称为著名的《蜀石经》。《蜀石经》虽已大量散失,但现在还残存若干块,保存在博物馆里,它们是石室文化的见证。 
  文翁还规定,进入官学学习的弟子毕业时工作分配由蜀郡统一管理。整个蜀地要想改变文化落后的状况,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。文翁从石室毕业生中挑选优等的用来补充郡县政府小吏,次等的作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,充分利用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化,此部分毕业生兼有现在高等师范类毕业学生的特点,所谓“高者以补郡县吏,次为孝弟力田”(以上所引均见《汉书•循吏列传》),“孝弟力田”是汉文帝时与“三老”同为郡县掌教化的乡官。这无疑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。官学毕业的弟子中也有人才辈出的,传说司马相如毕业后,还在石室任过教,后游学京师,由于受文翁教化勇于开拓精神的感染、影响,司马相如在历史上曾冲破重重阻碍,征得汉武帝的同意,与唐蒙一起带领巴蜀父老开辟了西南夷的道路,也就是成都地区通往现今云南、贵州和四川西昌一带的山区道路,终于把当时还不属于汉朝领地的文化更落后的“蛮夷之地”的西南各王国纳入到了大汉王朝的版图。 
  官学引发的文风教化 
 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“第一任教师”,那么,文翁的贡献就在于:建立了中国“第一所公立学校”,自己就是“第一任校长”,培训了中国“第一批专任教师”,设立免除赋税徭役从而成为第一个出台助学优惠政策(类似于发放“助学贷款”)的人,第一次实施学生家长捐款兴办地方官学举措,等等。 
  文翁的这些措施,促进并推动了蜀地文化的发展。在当地来说,百姓、官吏争相让子弟进入官学,引以为荣,儒学兴起于巴蜀,民风逐渐转变,由此蜀郡文风大化。从全国来说,华夏文风大盛,各地也闻风宗仰。“蜀学比于齐鲁,巴、汉亦立文学”,人们把齐与蜀并称为华夏两大礼义之邦。 
  文翁除了创办官学外,还兴修水利,大力发展农业生产,为民造福,他将都江堰灌溉系统远远地扩大,“穿湔江口,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”,使蜀地农业生产发展起来,出现了“世平道治,民物阜康”的局面。事实上,兴修水利目的是发展经济,兴办学校目的是培养人才,经济发展,才有基础培养人才,人才培养了,才能推动经济发展。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,互为因果。 
  对于文翁的功绩,当时汉朝皇帝就予以了肯定,“孝景帝嘉之,令天下郡、国皆立文学”(以上所引均见晋代史学家常璩《华阳国志•蜀志》),蜀人把文翁与李冰父子相提并论,颂作“李冰治水,文翁化蜀”。 
  唐代大诗人王维《送梓州李使君》写道:“万壑树参天,千山响杜鹃。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汉女输橦布,巴人讼芋田。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。”末两句实际在告诉人们,要重振文翁精神办学教化,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而偷闲,不能因为有艰难困苦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此文刊登于《中国教育报》作者侯为平系无为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、文翁研究会副会长)

 

文翁研究会 © 版权所有 2011您是第 478736 位访问者
联系人:菲菲  电话:0551-65317156  邮箱:wang_5488@126.com邮编:230088 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