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
研究会简介
公学始祖文翁
文翁研究集
文翁故里考
文翁功绩赞
文翁故事选
文翁后人榜
互动平台
联系方式
活动剪影
成果列举
话说文翁
网站名称:文翁研究会
联 系 人:菲菲
电子邮箱:wang_5488@126.com
联系电话:0551-65317156
联系传真:
联系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
网站首页 >> 文翁研究集 >> 成果列举
文翁资料摘编

资料一:

  《周礼》对西周地方教育的规划,为后代提倡教化治国的儒生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,也为后代的研究者们留下了许多解不开的疙瘩。但涉及到文翁,对这个人物之于汉代的地方教育乃至中国古代地方教育的贡献,却古今无有异词。
  文翁,庐江舒(今安徽舒城)人。汉景帝末,为蜀郡(今四川)太守,见蜀地方偏僻,民风粗野,于是在郡县小吏中,选聪明有才的张叔等十余人亲加训诲,派往京城,跟随太常博士学习,或在其他部门学习律令。还节省开支,买一些蜀地的特产送给太常博士。几年之后,这些人都学成归来,文翁都给他们以郡中比较高的职位,并依次将他们推荐给朝廷。
  在此之外,文翁还在成都修建了一所学校,招收周围属县的青少年作为学生,免除他们的徭役,并选其中的高等生补郡县吏,次等生则推举为“孝弟力田”。不仅如此,还经常让一些学生协助处理政事。巡视属县的时候,则选那些明经学、有德行的学生跟随,让他们传发政令。这一切,使得县邑吏民羡慕不已,争着想成为学校的学生,那些有钱的人“至出钱以求之”。蜀地的民风因此大为改变,以至前往京城求学的人,多得不亚于文化发达的地区。
  文翁的做法,在汉武帝时得到了积极的推广,这就是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。
 
资料二:

文翁化蜀
  文翁,名党,字仲翁,西汉官史。庐江郡舒城人。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,兴教育、兴贤能、修水利,政绩卓著。
 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。文翁治蜀首重教育,选派小吏至长安,受业博士,或学律令,结业回归,择优“为右职,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”;在成都兴“右室”,办地方“官学”,招下县子弟入学,入学者免除徭役,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,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。班固在《汉书》中评论说:“至今巴蜀好文雅,文翁之化也”。
  据《都江堰水利述要》记载:文翁在任职期间,带领人民“穿湔江,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”。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。由于注重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,使蜀郡出现了“世平道治,民物阜康”的局面。
后世人缅怀文翁,蜀立专祠岁时祭祀;故里庐江城建乡贤祠(移建易名忠义祠),首立文翁崇祀,以启后贤。

资料三:

  文翁。为蜀郡太守。仁爱。好教化。见蜀有蛮夷风。乃选小吏有才者。诣京受业。数岁成就归。以为右职。后有至郡守刺史者。修学宫于成都。招子弟入学。常选学宫僮子。使在便坐受事。每行县。选明经饬行者。与俱。使传教令。民见而荣之。争欲为学宫子弟。由是大化。蜀地学于京师者。比齐鲁焉。文翁终于蜀。民为立祠。岁时祭祀不绝。至今蜀好文雅。文翁之化也。(文翁传) 
  文翁汉朝舒县人(今安徽省卢江县),少年好学,精通春秋。景帝末年,任用为蜀郡太守(今四川省中部)。仁慈爱民,崇尚教化,见蜀郡人民有夷狄蛮横习俗,于是选派有才智的小吏,到京都从师受业,数年后学业成就回归蜀郡,便以高职任用,后来有的升为郡守,也有官至刺史者。
  文翁在成都,修建学宫,招收子弟入学攻读,常选品学优异学宫僮子,使在旁侧训练办事。每次出行巡视县内各地,都选派通明经术,行为庄敬谨慎者,随行左右,使传达教令,百姓见了都引为荣幸,争相入学宫进修,要当学宫子弟,由此蜀郡文风大化,各地闻风宗仰。凡是由蜀地到京都来求学者,犹如来自齐鲁(孔孟降生之地)一般,受人敬仰,另眼相待。
  文翁在蜀郡逝世后,人民感念他的德教,为他立祠供奉,逢年过节祭祀不绝,直到于今,蜀地人爱好文雅,乃是受文翁教化影响所致。

资料四:

  文翁,庐江舒人也。少好学,通《春秋》,以郡县吏察举。景帝末,为蜀郡守,仁爱好教化。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,文翁欲诱进之,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,遣诣京师,受业博士,或学律令。减省少府用度,买刀布蜀物,赍计吏以遗博士。数岁,蜀生皆成就还归,文翁以为右职,用次察举,官有至郡守刺史者。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,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,为除更徭,高者以补郡县吏,次为孝弟力田。常选学官僮子,使在便坐受事。每出行县,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,使传教令,出入闺阁。县邑吏民见而荣之,数年,争欲为学官弟子,富人至出钱以求之。由是大化,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。至武帝时,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,自文翁为之始云。
  文翁终于蜀,吏民为立祠堂,岁时祭祀不绝。至今巴蜀好文雅,文翁之化也。

资料五:

  文翁石室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、未曾迁址的学校,是我国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,多年来为成都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,郭沫若、王光祈等人均出自石室,至今仍是我国名校之一。

资料六:

文翁石室
艾煊

  孔子是春秋时代有名的教育家,三千子弟,七十二贤人。那时的天子和诸侯们,大概都在忙着争夺王位,扩展领土,没有人抽空关心教育,无意兴办公立学校。孔仲尼先生在曲阜办的杏坛大学,是私学。学生家长付给老师的报酬,不叫学费,更不是漫无边际的赞助费,叫束修,捆捆扎扎,一把肉干。
  由地方政府拨款,兴办官学的第一位教育家是文翁。那是区域性的地方官学。
  文翁是安徽舒城人。我曾去成都,拜访过我的这位乡先贤。
  文翁是被西汉景帝刘启派到成都去任蜀郡太守的。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,早已受到过中原先进文化的熏陶,而四川受中原文化影响晚一些。文翁上任后,感到四川文化落后,便选派了一批聪颖的青年官员,带着四川的土特产作为束修,到长安去,向博学的文士们拜师求学。
  这批青年学成归来,文翁便委派他们当教师,这是中国的第一批专职教师。文太守在成都市区,用石头建造了一幢校舍,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所公立学校,蜀郡郡学。后人把这所学校称为“文翁石室”。据考证,文翁石室创立于耶稣出生前141年,距今已将近二千一百四十年了。
  文翁对入室受业的学生,给以减免赋税徭役的奖励。成绩好的学生,结业后可以分配到各级政府中工作。文太守每次出巡,都带着在校学生们一道,去各地考察民情,充实知识,多方鼓励青年读书求学。
  经过文翁不懈的努力,文太守属下各地方,也相继办起了许多乡学。蜀郡文风大盛。原来华夏文风最盛的是齐郡,此时,人们便把齐与蜀,并称为华夏的两大教化之邦。
  文翁办学教化民众,深得四川人的赞誉。蜀人把文翁和李冰父子,并颂为“李冰治水,文翁化蜀”。
  文翁的郡学开办17年后,汉武帝刘彻看到文翁办学成功,决定推广文太守的经验。下令全国,普遍兴办文翁石室式的官学。
  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中,有文翁讲学图。五代时的后蜀孟昶曾用了8年时间,将文翁石室的教材《十三经》,刻了几千块石头,让学生们摹拓。现在还残存若干块,保存在博物馆里。
  由文翁石室的蜀郡郡学,到今天的成都市石室中学,两千多年了,石室的薪火不断。当代的革命家兼学者郭沫若、李一氓,都曾在此领受过文翁之惠。
  两千多年来,此学校名称曾多次更改,教育制度多有变化,但校址永远不动,良好的学风一直传承。这是教育史上罕见的奇迹。中国的第一所公立学校,在原址屹立了两千年之久。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,其校史,竟向前延伸达两千多年。不知海内外有几所学校可与之类比?

资料七:

文翁兴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
查有梁

 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“第一位教师”。他首创私学,给我们留下了一个“软件”:《论语》。《论语》传遍了全世界,年年再版,成为人类思想宝库的经典之一,其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,影响了世世代代。孔子推举为“世界十大思想家”之一,当之无愧。
  文翁则是中国历史上的“第一位校长”。他首创公立学校,给我们留下了一个“硬件”实体:成都石室中学。从古代的“文学精舍讲堂”(公元前141年)、“文翁石室”(历代大多这样称谓),到近代的“锦江书院”(1701年),到现代的“成都府师范学堂”(1902年)及“成都府中学堂”(1904年),直至现在的“石室中学”,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。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,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,实现了教育的“可持续发展”。
 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,杰出校友郭沫若撰写楹联:“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;求真理求艺术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”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石室中学题辞:“古今一校,扬辉千秋”。这两位学界泰斗的楹联和题辞,充分肯定了文翁兴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。
  “文翁石室”一创立就是“公立”的,是政府办学,且面向平民招生,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。《汉书》上明确记载:“至汉武帝时,乃令天下郡国,皆立学校官,自文翁为之始云。”在文翁之前,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“公立学校”,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“公立学校”之先河。当时“京都”所在地的“中央政府”,并没有办招收平民的“公立学校”。可见,就全中国范围看,文翁实属首创“公立学校”。文翁兴办“公立学校”得到当时中国的两位最高领导者,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嘉奖,并下令全国各郡县都要像文翁那样建立“公立学校”,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,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。由此可见,文翁兴学具有“原创”、“领先”的历史地位,不可动摇。
  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教育卷中,列选了中国古代教育家29人,其中“文翁”这一条目中写道:“中国西汉蜀郡太守,汉代郡县学的发韧者。”“文翁兴学的成就,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,如张叔,汉武帝时征为博士,官至侍中、扬州刺史;而且推动了邻近属县的兴学,如‘巴汉亦立文学’。蜀地此后出现司马相如、扬雄等知名才学之士,与文翁兴学造成的社会风气亦不无关系。景帝嘉奖文翁兴学,‘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’,至武帝,又下令‘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’。文翁兴学,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。”
  《汉书·循吏列传·文翁传》中,记载了文翁兴学的经历。其主要经验有两点:
其一,是“师资高”。他开放地培养师资,派张叔等十余人,到京都受业于博士,深入研习儒学经典,学成归蜀,大都成为一代名师。文翁石室一直重视师资培训,并吸引全国知名学者来石室任教。名师才能培养高徒,高徒又能促进名师。文翁石室的教师不仅道德高尚、学识渊博,而且善于施教,艺术性强。学生听课,如坐春风。“师资高”,成为文翁石室的突出特色。
  其二,是“学风严”。首先学校招生是“择优录取”。文翁石室不是为贵族子弟开设,由于“择优录取”,进入学校的多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弟,体现了“教育平等”。文翁办学十分注重让教育“回归生活”。一方面,要求学生刻苦读书;另一方面,强调参加社会锻炼。要关心民间疾苦、政策实施。“学风严”,不仅体现在“攻读经典”,而且体现在“社会实践”。
  文翁兴学的两条经验:“师资高”、“学风严”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  文翁任蜀郡太守期间,一方面“修兴水利”,将都江堰灌溉系统大大扩大,“穿湔江口,灌溉繁田千七百顷。”(《华阳国志》);同时,又“兴办学校”,重视人才培养。兴修水利以发展经济,兴办学校以培养人才,两者实为相关互补。经济发展了,才有基础培养人才;同时,人才培养了,才会有力促进经济发展。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,互为因果。兴办学校,培养人才,不仅有促进“物质文明”的功能,更重要的是有促进“精神文明”的功能。班固在《汉书》中写道:“至今巴蜀好文雅,文翁之化也。”“好文雅”就正是“精神文明”的表现。
  在巴蜀大地上,李冰治水,总结出科学原理: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;文翁兴学,总结出教育原理:“师资高,学风严”。所以,我认为,在巴蜀文化中,获得世人公认、经久不衰、影响深远的“两大亮点”正是:
  李冰劈江灌天府,深淘滩,低作堰。
  文翁兴学智巴蜀,师资高,学风严。
  文翁是“科教兴国”的典范。在当代,我们要“科教兴国”,理当向文翁学习。在纪念文翁办学2145周年,改新制100周年之际,回顾历史,展望未来,文翁兴学的现实意义正在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“科教兴国”的重大意义,从而为实施“科教兴国”的战略,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(查有梁,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)


资料八:
文翁礼殿图小考
-- 作者: 美丽江湖
-- 发布时间: 2003/07/15 11:48pm

  摘要:唐代司马贞在《史记索隐》中三次提及《文翁礼殿图》,但对其细节却语焉不详。本文通过对史书、金石书和地方志的钩稽找到了答案:文翁礼殿由西汉文翁修立,东汉末年高朕在重修礼殿时绘制了七十二弟子像。《礼殿图》所说的七十二弟子,较《史记》77人名单少公夏首、句井疆、罕父黑、颜之仆、县成、颜何、公西舆如7人,多了琴牢、廉瑀2人。

关键词:文翁礼殿图;文翁;高朕;七十二弟子

唐代司马贞在为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所作的《索隐》中曾三次提及《文翁孔庙图》:

唯《文翁孔庙图》作七十二人 。

如《文翁图》所记,又有林放、蘧伯玉、申枨、申堂,俱是后人以所见增益,于今殆不可考 。

《文翁图》作“国选”,盖亦避汉讳改之 。

  《文翁孔庙图》,应该就是《隋书·经籍志》杂传类中著录的二卷《蜀文翁学堂像题记》。这本书在新、旧唐志中均有著录,但称作《益州文翁学堂图》,且卷数也由二卷改为一卷。该书在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中已无著录,大概是在宋末亡佚。不过,宋人笔记中却有很多关于文翁孔庙的相关记载,比如蜀人范镇的《东斋记事》:“成都府学有周公礼殿,及孔子像在其中。其上壁画三皇、五帝及三代以来君臣,即晋王右军与蜀守帖,求三皇、五帝画像是也 ”。

 范镇所说的周公礼殿,就是后世习称的文翁礼殿,也就是《索隐》中所说的文翁孔庙 。

《文翁学堂图》一书虽已不传,但从史书、金石书和地方志中,我们仍能钩稽出文翁礼殿图的大略情形。

一、文翁其人

  文翁,史失其名,《汉书·循吏传》有传:文翁,庐江舒人也。少好学,通《春秋》,以郡县吏察举。景帝末,为蜀郡守,仁爱好教化。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,文翁欲诱进之,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,遣诣京师,受业博士,或学律令。……数岁,蜀生皆成就还归,文翁以为右职,用次察举,官有至郡守刺史者。

 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,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,为除更繇,高者以补郡县吏,次为孝弟力田。常选学官僮子,使在便坐受事。每出行县,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,使传教令,出入闺阁。县邑吏民见而荣之,数年,争欲为学官弟子,富人至出钱以求之。繇是大化,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。至武帝时,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,自文翁为之始云。
    文翁终于蜀,吏民为立祠堂,岁时祭祀不绝。至今巴蜀好文雅,文翁之化也。

  《汉书·地理志》对此有补充:“景、武间,文翁为蜀守,教民读书法令……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,以文辞显于世,乡党慕循其迹。后有王褒、严遵、扬雄之徒,文章冠天下。繇文翁倡其教,相如为之师。 ”

  由此可知,文翁是最早在蜀地倡导教化的地方官员,从他开始,蜀地逐渐成为与齐鲁相媲美的文化中心。由于文翁的贡献,他的名字逐渐演化成为倡导教化的官员的代名词。杜甫曾有诗云:“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不封侯” 。

二、文翁礼殿

  《汉书》提到文翁在成都立学官,晋代常璩的《华阳国志》说得更为详细:“始,文翁立文学精舍、讲堂,作石室,一[曰]玉室,在城南。永初后,堂遇火,太守陈留高眹更修立,又增造二石室 。”书中提到了讲堂,但于礼殿仍语焉不详。

  最早明确用礼殿名称的是欧阳修的《集古录跋尾》:

  右文翁石柱记云: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,修旧筑周公礼殿,始自文翁开建泮宫。据颜有意《益州学馆庙堂记》。按,《华阳国志》,文翁为蜀郡守,造讲堂,作石室,一名玉堂。安帝永初间,烈火为灾,堂及寺舍并皆焚燎,惟石室独存。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,为周公礼殿。有意又谓献帝无初平五年,当是兴平元年。盖时天下丧乱,西蜀僻远,年号不通,故仍旧号也。今检范晔汉书本纪,初平五年正月改为兴平,颜说是也。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日 。

  在这里,欧阳修明确指出,文翁开建泮宫,但造礼殿者乃是东汉末年的蜀守高朕。

  欧阳棐的《集古录目》也持同样观点:

  初,文翁为蜀郡守,始立学校,至安帝永初中,以火灾被焚,惟庙门两石阙获存。献帝时,太守高朕重修立之,又于其东别筑周公礼殿。碑以初平五年立在益州。

  董逌的《广川书跋》的说法与欧氏父子有所不同:

  昔庐江文翁治蜀,初立学成都,作讲堂、石室,开二堂,左温故,右时习,复作周公礼殿,画孔子像,盖古者以周公为先圣,孔子为先师,故学必祀周公,以孔子配之。自开元后制度废弃,惟此存尔,可以考也。其后遇灾,太守陈留高朕(《隶释》作眹)修立,增二石室,更于夷里桥。今学石室一为高朕。朕自有功学者,故其室至今与文翁俱传。在汉为蜀守,以劝学为本,二人之存尔,可以不废也。

  欧阳修父子认为,文翁修筑的只是学宫,未修礼殿,礼殿是高朕在重修毁于大火的学宫时增建于讲堂之东的。而董逌则认为,文翁时既修了学宫又建了礼殿,后被火一起焚毁,高朕又一起重建的。在恢复了所有的旧建筑之后,高朕又增建了两座石室。

  洪适的《隶释》中收录了《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》原文,也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:

  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,修旧筑周公礼殿,始自文翁应期凿度,开建畔宫……至于甲午,故府梓潼文君增造吏寺二百余间……烈火飞炎,一都之舍,官民寺室,同日一朝,合为灰炭,独留文翁石庙门之两观……郡将陈留高君,节符典境,迄斯十有三载……兴复第馆,八音克谐,鬼方来观,为后昌基(阙)神不。

  文中说“修旧筑周公礼殿”,这样看来,周公礼殿原是已经存在的“旧筑”,为文翁所建,后来遇火被焚,四百年后由东汉末年的高朕重新修立。

  综上,可以得出如下结论:周公礼殿是在文翁时修建的,于永初被焚后,由高朕重新修立。因为最初的修建者是文翁,后人遂把周公礼殿称为文翁礼殿,从名称上表达了对文翁建殿行为的肯定。而宋人所见到的礼殿应该是高朕之后由历代蜀官不断修葺保存的。

三、文翁礼殿图

  如果礼殿是文翁始修,高朕重修,那么,礼殿图又是何时所画呢?

  唐代欧阳询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八引晋代任豫的《益州记》:

  任豫《益州记》曰:文翁学堂,在大城南,经火灾,蜀郡太守高联,修复缮立,图画圣贤古人像及礼器瑞物 。

  宋代王应麟《玉海》卷一百十一也引任豫的《益州记》:

  《益州记》:学堂在城南,后太守高朕修复缮立,图圣贤古人像及礼器瑞物 。

  两位学者据此认为,礼殿图是高朕重修礼殿时绘制的。

  东汉时期有关孔门弟子的画像是个热门题材,像著名的鲁峻石壁残画像,还有近年来在山东邹县面粉厂出土的画像石,都是东汉末年的作品,而且《蜀文翁学堂像题记》最早著录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,所以,高朕画七十二弟子的说法应是可信的 。

  那么,文翁礼殿图上画的又是些什么人呢?《史记索隐》上说有孔门七十二弟子,又是哪七十二弟子呢?

  元人费著的《成都周公礼殿圣贤图考》为我们提供了问题的答案:“殿之壁,高下三方,悉图画上古以来君臣及七十二弟子像。”“嘉佑中,王公素命摹写为七卷,凡一百五十五人,为《成都礼殿圣贤图》。绍兴中,席公益又摹写于石经堂,凡一百六十八人。案,续记可辨识姓名者一百七十三人,今貌像宛然者一百四十九人,仅存仿佛者三十二人,姓名存者六十五人。”

  费著列出了172个人名,其中关于孔门弟子的这一部分,以颜回为首,至狄黑结束,共73人。但这与前文孔门“七十二”弟子的提法显然矛盾,所以73人中的蘧瑗,应该排除在孔门弟子行列之外。

  把这72人的名单与《史记》的77弟子名单相比,可知比《史记》少公夏首、句井疆、罕父黑、颜之仆、县成、颜何、公西舆如7人,多了琴牢、廉瑀2人。

  需要说明的是,《史记索隐》的引文一共提到了5名孔门弟子:蘧伯玉、林放、申枨、申堂、国选,把这5个人名与费著开列的名单相对照会发现:第一,蘧伯玉显系后人误入;第二,林放不见于费著名单;第三,费著名单中有申傥,没有申枨和申堂,傥、堂、枨音近,应系一人,即《史记》中的申党、《论语》中的申枨;第四,国选即《史记》中的邦选,系避汉高祖讳使然。据此推测,这两份名单所依据的可能是同一份祖本,但在传抄中小有讹误。

  综上可知,文翁礼殿可能是文翁时所建,但文翁礼殿图却是在高朕重修礼殿时绘制的,其后的千百年来,又屡经修缮。至于七十二弟子的具体名单,最晚到《索隐》时已基本定型。

舒城县汤池中学摘编(汤池中学系文翁研究会副会长单位)

文翁研究会 © 版权所有 2011您是第 479176 位访问者
联系人:菲菲  电话:0551-65317156  邮箱:wang_5488@126.com邮编:230088 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