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
研究会简介
公学始祖文翁
文翁研究集
文翁故里考
文翁功绩赞
文翁故事选
文翁后人榜
互动平台
联系方式
研究会简介
会长寄语
研究会章程
机构设置
常务理事会成员
会长简介
网站名称:文翁研究会
联 系 人:菲菲
电子邮箱:wang_5488@126.com
联系电话:0551-65317156
联系传真:
联系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
网站首页 >> 研究会简介 >> 会长寄语
会长寄语

    文翁故里话你知

汪照亮 

12年4月16日20

   文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,是中国第一任校长,是中国公学始祖!二千一百五十多年前,他在成都任郡守时创办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学校——文学精舍,后称“文翁石室”。从此,就有了政府办学的行为,有了公学的诞生,有了迅猛发展的大众化教育。文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,正如林和生先生在《文翁石室》一书中写道:“文翁兴学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识”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没有文翁,人类社会至少要落后一百年。有了文翁创办了官学的成功,才有了汉景帝“令天下郡国皆立文(指文翁)学”和汉武帝诏书:“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,自文翁为之始云”。一时间,全国各地政府即效仿文翁,大兴办学之风,民众教育才有了保障,教育才有了规模化的大发展。
  文翁办学为后人提供的经验颇多诸如:一、办学要由政府负责并提供经费保障,学校要有专任教师队伍、校舍和教材。二、既坚持选拔性招生的标准和条件,择优录取;又体现 “有教无类”,对不符合条件者可出资赞助学校而录取上学,以解决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和求学之需求。三、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,分类、分步教学并设预科班(分温故、时习)。四、校长要由知识渊博、德高望重者担任并亲自讲课。五、教师要选拔优秀、开敏者并坚持师资培训且先培训后上岗。六、统一选择教材,教材强调时代性、政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。七、重视环境育人,另建周公礼殿,祀先圣周公、孔子,书三皇、五帝、七十二子、三代君臣像于壁。八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,文翁经常把学生带在自己身边处理政务。九、强调优生优用,学以致用。根据学生成绩和才能安排职务和工作,并以就业为导向和免除徭役等政策促进招生和学校发展,“县邑吏民见而荣之,争欲为学官弟子,富人至出钱以求之”。他的如此等等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和一系列的教学、办学、招生、就业办法,至今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级学校也没有跳出他当初设定的圈子。十、文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大贡献是:(一)、教育应是政府事、官方事、全民事、天下事,地方政府一把手要亲自管教育、抓教育,甚至亲自当校长。据我所知,四川90年代中等师范校长仍有一些是从优秀的县委书记中选任。(二)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。他强调:治乱先兴教、治贫先兴教、治愚先兴教,当人们提出先平息战乱和待人民富裕起来再办学校时,他力排众议,坚持己见。
  文翁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,他才德出众、廉洁奉公、开拓进取、具有创新精神,正如班固在《汉书.循吏传》中所评 “谨身率先,居以廉平,不至于严,而民从化” 。可见,文翁是一位很具有儒雅之风范的地方官员。他14岁去京城学习(也有“为汉景帝伴读”之说),学成后步入仕途任郡县一名小官,因功绩卓著,(有经董仲舒举荐一说)被朝廷提拔任蜀郡守的。当时的蜀郡守是朝廷要员,可常得皇帝召见或赐玺书,职位和俸禄相当于中央政府高官“九卿”,甚至可直升“三公”即丞相、御史大夫和太尉职位。他任蜀郡守仅八年,蜀却出现了“世平道治,民物阜康”的一派繁荣景象。世界诗人协会第一任主席、台湾文学泰斗、百岁老人钟鼎文先生对我说:“文翁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流大文人。他无愧于‘化蜀’、‘富蜀’的大功臣,我愿与你们一起研究”。文翁可能是因积劳成疾,56岁终于蜀,“吏民为立祠堂,岁时祭祀不绝”。文翁去世后,由其长子携母扶柩返回故里舒城枫香树文家冲安葬
  我们研究文翁,是为了歌颂、缅怀他的功绩和贡献,还历史以真相,给后人以榜样,也是还文翁以应有的历史名人地位。因为:一、直至2008年5月7日前我们考察成都时,还没有见到一处独立纪念文翁的名胜古迹或新的建筑;厚厚一本四川导游词精典,没一处提到文翁;在很多书籍列举成都名人时也没有提到文翁;石室中学校园里也没有一尊主题文翁像。值得欣慰的是:今年我去成都,在刚建成的石室中学北湖新校区内终于有了尊文翁像,作为了校园主题雕塑;石室中学老校区在庆祝建校2150周年时也新建了文翁讲经图雕塑。二、安徽知道文翁的人更少。2009年我带日本客人去大蜀山下安徽名人馆,同样找不到文翁。很多文献资料中的安徽历史名人中也没有文翁。
  今天,文翁研究会网(www.hwwwh.cn)终于在热心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文良为、黄舒、章舒等先生的支持、资助下,在原舒城县常务副县长、现金安区长汪龙照和原县财政局局长、现县政协副主席李光来、县民政局长王东升先生等领导的关怀、重视下,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!我热忱欢迎并盼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文翁,学习文翁,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,警醒、激励当代及后人,以达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衰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;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”之目的。
  虽我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文翁的文献书籍,但由于历史上留下的文翁文字资料极少,我们只能借助后人一代代的口传和流传,收集整理、综合判断、去伪存真,有些难免加上了自己的“一孔之见”,奉献给大家,仅供参考、商榷。我想“学术在于争论”,因为大家都知道“一种学术如果只有一种声音,那就意味着这种学术的死亡”。因此,我们欢迎更多的学者提出异议,提供更多的史实,让文翁研究真正活起来,火起来!让文翁故里——安徽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这位二千多年前工作在成都的老乡,让这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、功绩卓著的历史人物轰轰烈烈进入安徽名人行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文翁研究会 © 版权所有 2011您是第 475313 位访问者
联系人:菲菲  电话:0551-65317156  邮箱:wang_5488@126.com邮编:230088 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621号绿城桂花园